讲座名称:MIMO天线去耦技术演进:从端口去耦到方向图去耦
讲座人:杨楠 副教授
讲座时间:4月24日17:00-18:00
地点:北校区主楼III区201报告厅
讲座人介绍:
杨楠,中山大学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,现任广东省光电信息处理芯片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浙江大学本硕毕业,2016年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主要从事天线及射频系统研究,近年主要研究MIMO天线方向图保形去耦,研究各类介质谐振器天线、贴片天线、波导缝隙天线等类型。已授权美国专利5项,中国发明专利7项。发表IEEE 期刊论文近30篇,其中超15篇为Transactions汇刊论文,ESI高被引论文1篇。参与编撰Wiley出版社《Encyclopedia of RF and Microwave Engineering》第二版章节,参与编撰首部《电磁信息论白皮书》章节。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15余次,2021 CSRSWTC召集委员会主席,2022 IEEE CAMA研讨会主席,2024 IEEE CAMA特别分会场主席,2025 CSRSWTC程序委员会主席,指导学生在国际会议获奖十余项。目前担任领域顶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副主编。
讲座内容:
MIMO天线被广泛应用于通信、雷达系统的收发前端,通过在收发前端布置大量天线,以满足系统高通信速率和高信道容量的需求。然而随着天线数量的快速增加,用以布置MIMO天线的空间增长却又十分有限,由此导致的MIMO天线间的互耦将极大地恶化天线的性能,包括天线的相关性、效率及方向图等特性。本报告将介绍近年来MIMO天线去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演进过程,介绍不同类型的去耦方法和性能对比。随后将介绍本课题组近年来在方向图保形去耦方面的研究进展,从数学抽象、原理验证、到不同天线类型的仿真和实测验证。
主办单位:电子工程学院